而在西医的角度,假如月经不来会采用注射和服药法「催经」;但又是否有副作用呢?想知道就一起看下去吧!
催经方法公开 中西医学大不同
西医:常见经期不准是「多囊卵巢症」
如果月经已延迟3至4个月,排除是怀孕或收经的话,会建议使用药物催经。而最常见经期不准的情况是「多囊卵巢症」,此症病人经期不准、有排卵障碍、难以受孕等问题。如果经期太长时间没有来,会造成子宫内膜增厚、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
「催经」方法
利用含黄体酮的药物提高体内黄体酮浓度,一旦药物停止,血液中黄体酮浓度降低,就会使月经来潮。至于催经的方法,有注射与吃药两种方式:催经药(黄体酮口服药或注射)可帮助催经。另外,适当运动及饮食以维持正常体重,有助荷尔蒙及月经稳定。
催经药有副作用吗?
药物没有长远副作用,服用黄体酮期间可能会有水肿、暗疮、短暂情绪问题,副作用因人而异,停药后副作用会慢慢消退另外,如有需要避孕,可考虑服用避孕药,月经便会准时。
中医:「催经」可针对5大体质对症下药
好多女性都会误以为月经不到就要多点寒凉性质的食物如廿四味、龟苓膏,希望让月经早点到来,有些人觉得以上方法很凑效,因为吃了这些食物不久月经就来了;但何医师表示这可能只是巧合。
相反,如果女性气血虚弱,属虚寒体质的话,在来经前胡乱吃寒凉性质的食物会扰乱身体的气血循环,可致月经不通、不正常,如月经量少、经痛、月经延长或有血块;因此中医师不建议大家吃寒凉的食物催经。
在中医角度,催经方法可透过服用中药或针灸去改善身体气血循环,令卵巢可以正常排卵后让月经到来。不过并不是每个月都吃同一种药或针灸一样的穴位,需要经过四诊合参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后再作用药治诊对症下药。
在中医角度而言,需要催经的人士不外乎,月经好久不来,如月经週期超过35日及延迟超过7日以上,则属「月经后期」,而42日都不来则有必要去治疗。按体质而言,来不到月经的原因有肾虚、血虚、虚寒、气滞等,都有不同的药物针对治疗。
1.肾虚
症状:月经延迟、量少、经血颜色偏暗和淡,质地清稀、觉得腰酸腿软、头晕耳鸣
适用补肾益气、养血调经的中药:熟地、杜仲、山茱萸、杞子等
食疗:杞子桑椹子水
杞子15g、桑椹子15g 、200ml水 一起冲焗饮用
2.血虚
症状:月经延迟、量少、经血颜色淡、质地清稀、小腹瘾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皮肤颜色苍白或萎黄
适用补血、养血、益气调经的中药:当归、白芍、熟地、北芪、党参、鸡血藤等
食疗:当归鸡蛋汤
当归10g、熟鸡蛋1个 加清水煲15分钟可以饮用(*如有妇科瘤的病人则不宜饮用)
3.虚寒
症状:月经延迟、量少、经血颜色淡、质地清稀、小腹瘾痛、肚易瘾瘾作痛、手冰脚冷喜欢敷暖包、面色苍白
适用一些温经、扶阳调经的中药:如熟地、杞子、杜仲、肉桂、附子、香附等
食疗:生姜红糖茶
生姜5-6片(约一元硬币厚度)煲10分钟后加适量红糖饮用
4.气滞
症状:月经量少、经血色暗、多血块、肚会胀痛、睡眠质素差
适用一些利气、疏肝、活血调经的药物,如乌药、木香、香附、茴香、川楝子等
食疗:玫瑰花茶
玫瑰花5g、热水200ml一起冲焗饮用
食疗:陈皮麦芽茶
陈皮10g、麦芽15g、3碗水 煎15分钟代茶饮用
中医建议5大「催经」穴位
「催经」的药物是活血、祛瘀的,如果身体正气不足时,不断使用活血、祛瘀的药物其实会令身体支撑不到而变差。
一般而言,会先调补身体,让身体有一定的基础或者西医的讲法,让身体有排卵和子宫的内膜完成发育后才用活血、祛瘀药物去「催经」,所以长期食用会对身体不好。
食疗是一个辅助的手法,药物的作用较大、疗效较好,一般不建议只采用食疗而不看医生,如果月经不准或来不到,何医师建议先看中医,先为病人调理月经后再咨询医师究竟自己适合什么食疗去帮助调理月经。另外,除了食疗外,大家可以按压以下5个穴位。
以下穴位可以补益气血和补肝肾,适合虚症来不到月经的患者。另外,大家可用暖包贴在小腹下的关元穴和背部的肾俞穴
大腿:血海
小腿:足三里、三阴交
下腹:关元
背部:肾俞
催经药物对身体会否不好?
月经来不到对于育龄期的女性十分重要,只有确保月经正常,才可以代表卵子的质量正常、荷尔蒙正常,才能够容易怀孕。
另外,月经的正常也代表身体是健康的;如果单靠「催经」来维持月经周期一定是不正常和不健康的。